设计创新是品牌战略核心
品牌核心是设计创作之源
包装设计仅仅只是保护产品、方便运输吗?包装设计除了满足这两项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增加产品的价值,让产品能够更好的吸引顾客,下面石青广告设计的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包装设计心理策略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包装设计心理策略有哪些?
1、吸引人们的注意
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
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并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独特性分不开的。
2、情感与联想
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则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的诸多元素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
商品的包装还要考虑与商品的市场定位、等级、价值、成本相匹配。消费者普遍认为包装的好坏反映了产品的质量与形象,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包装,以免消费者产生华而不实、上当受骗的感觉。这就是商品包装作用于消费者心理的效果。
3、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人们需要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才能真止体会到烟草内在质量的优劣。但在烟草销售架前,人们只能通过视觉和以往的印象来判断某一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在新产品初次与消费者见面时,以往的印象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支配大脑的功能了。
包装设计发展趋势是什么?
1、合理化设计趋势
合理也就是“得体”,一个成功的包装,并非用料越高级越好,价格越贵越好,而是应根据商品本身价值、消费者、使用场合而变化。若超过限度,则会造成过度包装、夸大包装、欺骗包装,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合理化设计已经成为包装设计发展的主流之一,它所推崇的是最合理的包装结构、最精练的造型、最低的成本。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损坏、损坏,必须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包装的合理化,并保证包装费用的平衡。在商品包装设计中,避免包装过大、过分简单化的包装,应充分考虑防护性能、安全性以及垃圾处理等因素。